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正持续加大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中国国家发改委4日透露,官方通过安排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项目,同步推动地方在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前三季度已累计吸纳245万低收入民众务工就业,同比增长30.2%,已发放劳务报酬31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2.7%。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
今年来,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共下达2024年度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115亿元,围绕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地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726个,前三季度累计吸纳27万脱贫民众、防返贫监测对象、返乡农民工和其他农村低收入民众就地就近就业,发放劳务报酬超过27亿元,有效拓宽了农村低收入民众就近就业增收渠道。
此外,各地围绕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等七大领域,充分挖掘重点工程项目主体建设及附属临建、工地服务保障、建后管护等方面用工潜力,前三季度已累计吸纳218万返乡农民工和其他低收入民众务工就业,发放劳务报酬283亿元。
国家发改委称,将继续坚持把解决低收入民众就业增收问题作为以工代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导各地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实施,加大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力度,吸纳带动更多低收入民众务工就业,持续扩大劳务报酬发放规模,充分发挥“赈”的实效。(完) 【编辑:曹子健】 新闻结尾
卡通兔子图片里的可爱小兔展现了它们生动活泼的性格,带给人们无限的欢乐和惊喜。的相关文章
世行警告加沙冲突外溢影响全球经济 美要求以改善加沙人道主义局势的相关文章
新措施保供稳价!国庆假期“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有保障
一揽子增量政策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真抓实干
万人说新疆|从锡伯文化传承到库尔德宁之美,中外网络达人探寻新疆多元魅力
为耕地做“体检”开“处方” 中国团队科技创新守护“黑土粮仓”
共和国巡礼|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单打冠军”引领行业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举办国庆75周年招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