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据12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近日,河南驻马店有一位17岁的中专小伙子,获得了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被多家企业抢着要,引起网友热议,#17岁中专生被7家企业疯抢#话题登上新闻热搜榜。网友纷纷表示,“本质上还是小伙子坚定的信念厉害”“谁说职业教育不能出人才,只要肯努力,一技之长就是金饭碗”“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近年来,职业教育不断增强适应性,调整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迸发出强劲的生机与活力。从就业情况看,近来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还未毕业就已被当地企业预定,甚至有一些优秀的技术人才在毕业前便已拥有了多家企业的offer。国家发改委2023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过95%和90%。这折射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良好趋势,这与学生职业能力强、专业对口人才紧缺、订单式培养等不无关系。
从这个角度说,17岁的中专小伙子被7家企业抢着要,并不算新鲜事。进而言之,企业不仅看到了小伙子比赛获奖的光环,更看中了他身上的潜力——郑红旭2007年出生在河南驻马店的一个小乡村,中考时因为10分之差与心仪的高中失之交臂,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就读职业院校新能源技术专业。在学校时,仅用两年时间,他就拿到了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河南选拔赛学生组第一、全国决赛第三的好成绩,还获得了国家颁发的二级技师证书。
可见,这位小伙子被多家企业争抢的原因,不仅在于在职业技能方面的优势,更在于因热爱而产生的那份拼搏创新精神。据报道,郑红旭是自己主动选择就读职校的,在校期间也十分勤奋,常在车间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哪家企业能在创新上先行一步、高出一筹,哪家企业就能更好地赢得发展主动权。不少企业深谙“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将招纳英才视为创新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放眼当下,一些职业院校学生在拿到offer后,似乎松了口气,在企业工作也往往随大流,甚至摸鱼躺平。人才进企后能更加热爱岗位、不断创新,成为不少企业的热切期盼。
爱岗敬业是创新的推动力。纵观科技创新领域,优质人才对岗位的坚守、工作的热爱,是一系列技术、产品、产业开展创新的重要前提。更好地沉浸、沉迷其中,才能更高效地寻到新方法、新点子,从而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一个又一个跨越。无论是职校生还是普通大学生,只有热爱岗位、持续耕耘,才有可能迎来自身职业发展的高光时刻,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当然,职业教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技术技能人才提高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让更多青年相信“技能改变人生”,从而在爱岗敬业中不断创新。(工人日报) 【编辑:李岩】 新闻结尾
当🔞🍌进🍑里❌❌❌爆汁,如何引发了情侣间浪漫与激情的碰撞?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一奇妙的体验。的相关文章
香港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外交部回应的相关文章
夏威夷中华总商会率水仙花皇后代表团访滇 推动两地民间友好往来
李强会见泰国总理佩通坦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在京揭牌
下半月全国空气质量如何?这些地方都是优良→
广西水文技能人才比拼新技术应用 无人船、无人机“上阵”
蒙古族新锐建筑师南迪:我们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应打破偏见,以建筑语言讲好所有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