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秋末冬初,从湿热进入寒凉、干燥。中医认为肺为娇脏,这一季节人们多会受到风邪、寒邪以及燥邪的侵袭,从而致病。10月28日~11月2日上午,江苏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医院门诊一楼大厅举办“护肺”调理周活动,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周贤梅教授表示,秋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开窗通风时间减少,易造成室内空气不流通,致病菌容易传播;加之户外活动的时间减少,身体免疫力相对下降,容易诱发或加重呼吸道疾病。此外,秋冬季节交替,昼夜温差大,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也会大受影响,加重了感染的风险。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未病先防”呢? 通讯员 冯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秋冬季哪些呼吸道疾病容易高发?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声门以上呼吸道的感染,包括鼻腔和鼻窦、咽和喉、咽鼓管和中耳。大多呈急性起病,少数可演变成慢性。秋冬季老年人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还会因此而并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原有肺部疾病患者,还会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诱发肺部疾病急性加重;对于有肺外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有的因一个上呼吸道感染致原发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肺炎:肺炎是由细菌、真菌、非典型病原菌、病毒等引起的肺部炎症。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达0.5%~15%,明显高于年轻人,且一旦发生,出现病情恶化的几率也明显高于年轻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寒冷的空气、呼吸道的感染均会导致疾病的加重,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加重疾病恶化的风险,出现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受限,发作时常常出现胸闷、咳嗽、喘息、气短等症状。冷空气及呼吸道感染通常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诱因,故在秋冬季节也是疾病的高发期。
怎样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调理,未病先防。周贤梅主任说,根据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调理,也可进行中药特色疗法,如针灸、穴位贴敷等,从而增强自身抵抗力,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处于疾病稳定期,近期也没有新近感染,可以进行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注射,增强机体免疫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呼吸道感染。
饮食规律,营养搭配合理。冬季寒冷,机体消耗也增加,需保持热量、蛋白的摄入量。对于特殊人群,尤其是老年患者,应鼓励少量多餐,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呼吸系统疾病易发人群平时膳食包括瘦肉、鸡蛋、牛奶、鱼、大豆及豆制品,其中吃鱼最好,鱼肉中脂肪含量低;如果吃肉,则与豆类搭配较好,因为豆制品中含有大量卵磷脂,对修复损伤的细胞组织有重要作用。
家庭氧疗。氧疗可纠正缺氧和防止因缺氧所致的心、肺及全身各脏器功能的损害,特别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人可改善缺氧状况,提高老人的日常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根据病情确定每日氧疗时间及吸氧浓度,如慢阻肺病的患者有低氧血症,每天最好吸氧在15个小时以上,1~3升/分低流量吸氧就可以了。
适当增加运动。适当地增加针对呼吸的运动,可以改善肺功能:如呼吸操、八段锦、太极拳等。体力状况允许,气候适宜,也可以户外运动,活动强度因病而异。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何区别?
目前也到了流感高发季节,如何判断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周贤梅主任告诉记者,普通感冒以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为主。而流感则全身症状较重,如高烧明显,短时间内的体温快速上升;全身如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疲劳乏力明显等。对于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患上流感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使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而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即使是普通感冒,如果症状比较重,也不要在家“硬扛”,还是要及时到医院对症治疗。(扬子晚报 冯瑶 于丹丹) 【编辑:曹子健】 新闻结尾
尽情享受免费男女黄色视频,畅游性感世界,释放你内心的欲望与刺激!的相关文章
【澜湄印象】2024年中国-老挝渔政联合执法暨增殖放流活动在西双版纳举行的相关文章
深圳拟制定医美质量控制标准
上海虹桥机场发布7类产品加大推动航空出行便利化服务
复兴志 报国行 | 高校师生在万里“红飘带”最远起点感受风雨长征路
原生鸿蒙创新动力十足:鸿蒙生态坚持利他,华为年投入60亿激励创新
通讯|携手迎接挑战 合作共赢未来——中德汽车产业期待续写成功故事
【央视快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出新的更大辉煌
(国是说法)东北雨姐团队或涉刑
天津:全市16个区“少警示范校”全部挂牌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建设制造强国 夯实强国之基
2024年辽宁省营商环境系统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优服务
访浙江莫干山“洋家乐” 尼泊尔民宿主飞龙:此心安处是吾乡
波兰经济学家:欧盟应停止贸易战行为 通过协商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