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李京泽 梁晓辉)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指出,中国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
根据报告,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
报告指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力推动下,中国建起以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为基础的防沙治沙法治体系,13个沙化重点省份出台防沙治沙条例或实施办法。不断加大普法、执法力度,防沙治沙法律制度规定和法律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报告说,中国持续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等一批重点工程,科学保护沙化土地5.38亿亩,有效治理沙化土地1.18亿亩,“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2.41%提高到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绿线”向西移动300公里。近10年北方地区春季严重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完) 【编辑:房家梁】 新闻结尾
原版视频内容丰富,情节引人入胜,展现了又黄又刺激又粗又硬又大视频的无限魅力与刺激场面,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的相关文章
中国科技馆举办国庆特别活动:讲述第一根国旗杆背后科学故事的相关文章
法律顾问在身边:发现间谍行为,我们该怎么做?
中越边境友谊关口岸的“变”与“便”:货畅其流 链接世界
十月稻田亮相餐饮新势力大会 共话行业发展新风向
国庆假期如何“花式”度过?快来“抄作业”!
坚持全局观念系统思维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中国人民大学与津巴布韦大学联合成立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